世界快资讯:长期在工厂工作,经常见到安全事故发生,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都有好几次
(资料图)
【本文由“观察者网用户_393273”推荐,来自《应急部:长峰医院事故冲击人民安全感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长期在工厂工作,经常见到安全事故发生,本人自己也出现过安全事故(小的)。三个月前本厂职工安装链条,手指被切,十天前本人手指被削伤(怪我自己没戴手套)。在钢丝绳厂上班,2.65mm钢丝差点戳破眼球,好在本人近视戴眼镜,眼镜上戳了个洞。在钢结构厂上班,脚被压了,好在穿劳保鞋,鞋前有铁包头,但脚拔不出来。一次吊装作业,一捆钢管差点打中隔壁班的师傅,好在躲开了。同样在这个厂,一位老吊装工脚被砸了,回家休息,一个月后上班。新能源电池厂,生产锂电池PACK包的,某同事接线短路出现强放电,手和脸被熏黑。LG电子流水线,有短期工胳膊差点干报废,每天红肿抹红花油。有叉车司机夜班从人身上过的,还好人没挂。有同事(木工)使用锯床切断手指(三个师傅)。有铅酸电池厂全员血铅超标,后来少民同事闹事,工厂倒闭。
总体来说,中国企业管理层注重的是“别出事”、“别在我管理范围内出事”、“别出大事”。日常操作中,安全是排在效率后面的。工亡少,工伤多。每一起大型事故背后,有很多安全隐患的存在。总是等出了事故,相关责任人被处罚,责任人才会后悔,觉得自己“倒霉”。
从来没有见过企业最高负责人经常强调安全的,安全是要花钱的,是必然降低效率的。
有观网大v说的好,哪天中国企业全面推开八小时工作制,中国就能算发达国家了。
996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,节约了用人成本。而我们的“橡皮图章”们,每个月收些费用,过节发点毛巾肥皂,聊胜于无。
我们得承认,当某个行业效率极高,所获得的产出,是远远大于安全事故带来的额外支出的。但放到单个企业、个人(工伤、工亡)者身上,又是另一回事了。这是现实。
据说美欧澳的电焊工作业时,劳保齐全,有专门的排烟送氧设备,我在中国没见过。美欧澳特种作业会控制时间,而我们是996,遇上赶活必须加班(比如混凝土浇筑)。
中国是发展中国家,我们的视野不仅要解放全世界,也要“解放”我们的人民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