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快消息!两会直通车 | 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:做好青少年科创教育“加法”
新华财经上海3月13日电(记者 吴振东)作为推动时代发展、科技创新的生力军,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大计。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提交提案,建议通过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、搭建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平台等途径,系统提升青少年科创教育质量。
(资料图)
多次PISA(国际学生评估项目)测试中,我国东部地区学生在科学素养和能力上表现优异。倪闽景认可成绩的同时,更看到不足: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科学课程学习中重解题、轻解决问题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;课外科普活动往往停留在兴趣层面,科学技能和科学精神的培育缺少方法;大量魔幻影视、游戏和书籍,对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产生了反作用力。
“试想,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,如果我们的科创教育理念和模式还因循守旧,培养的学生很难不被社会淘汰。”倪闽景说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(右)做客“新华社快看两会直通车”栏目
一个共识是: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。用倪闽景的话说,科创教育是“童子功”,对科学学习的基本能力通常在高中前就已形成。此外,还要手脑并用,加大实验室建设,改变以讲科学、做习题为主的科学课程教学方式;要全社会形成合力,给青少年更多机会、更大空间、更多碰撞。
针对当前短板和已有共识,倪闽景在提案中提出多条提升青少年科创教育质量的建议。
第一,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,改革方向是增加科学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,增强实验环节,强调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学,让学生们知道科学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,让孩子体会科学知识内在联系带来的美感和探索欲望。同时,推进以数字化、智能化为特征的实验室2.0建设,推动学校建设有特色的科学探究创新实验室并实现全覆盖;进一步提高高考中选考物理和化学的学生比例。
第二,开展“让每一个孩子身边都有科学家计划”。搭建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平台,推动高校实验室、研究机构、高科技企业有序向青少年开放,组建科学家志愿者开展“科普进校园”活动,让每个学校、每个孩子身边都有科学家。
第三,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手脑并用开展科创活动的机会。包括规定每所学校每年都要开展科技节活动;鼓励高科技企业与教育部门联手开展科普夏令营、冬令营活动等。
第四,加强家庭科普阅读和科普活动指导。关注科普书籍的征集出版和推介,倡导亲子阅读;在青少年喜欢的短视频平台上推出更多趣味实验、科普宣讲等。
编辑:谈瑞
声明: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。任何情况下,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标签: